您好,欢迎来到保温材料网!
保温材料网

新兴产业成纤维增强复材新增长点 行业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来源:中国建材报 2015-11-20 阅读:1448
  

       在前期产量保持低速增长和企业库存快速削减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玻纤纱市场供求关系逐步好转,出现量价齐增的良好局面。池窑企业成功实现多轮涨价,全行业实现玻璃纤维纱总产量165.8万吨,同比增长11.57%。
   
       玻纤纱产品结构调整与差异化发展趋势初显。池窑企业在不断提升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的同时,逐步根据自身特点和目标市场展开产品结构调整。巨石集团、泰山玻纤、重庆国际提高了风电用纱、热塑用纱生产量,并加大对各类高性能玻纤品种的开发力度;江苏长海主攻毡用纱,与其下游玻纤深加工产业链配套;林州光远在电子纱生产方面不断有新突破。
   
       当前,市场形势好转,一方面得益于下游风电、热塑等应用领域需求快速提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前期产能有效控制和产品结构优化调整,避免了同质化竞争。但是,当前下游复合材料行业应用市场并非全面复苏,在风电、热塑制品市场快速回温的同时,汽车、船舶、石化、建筑、电子通讯等行业转型调整仍在进行中。因此,行业一方面要继续控制产能快速增长,严防新一轮产能相对过剩,另一方面也要及时跟进下游行业的转型调整,做好市场应用研究与产品升级换代。
   
       产品价格稳步增长,行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今年上半年,玻璃纤维行业主营业务收入715亿元,同比增长8.65%;主营业务成本507亿元,同比增长7.41%;实现利润总额47.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6.39%。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供求关系适度从紧,产品价格稳步提升,带动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大幅提升。
   
        上半年,玻璃纤维行业营业费用16.7亿元,同比增长3.38%;管理费用25.2亿元,同比增长9.18%;财务费用13.6亿元,同比增长4.3%。受惠于当前经济转型、能源价格下降及国家新兴产业配套政策实施,企业在交通运输、营销成本及企业投融资等外部经营环境方面压力较小,主要面临劳动力成本整体上升的问题。
   
       截至6月底,行业资产总额约1290亿元,负债总额约647亿元,负债率51.09%,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1.18个百分点。其中私人控股、港澳台及外商控股、国有和集体控股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1.59%、49.89%和64.44%。
   
       外需增长乏力,产品结构优化稳步推进。今年上半年,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总量为61.9万吨,同比降低2.89%;出口金额10.2亿元,同比增长1.31%;出口均价1652美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约90美元/吨。与去年同期出口快速增长相比,今年产品出口量小幅萎缩,表明外需市场再次陷入疲软,值得大家警惕。
   
       今年上半年,玻璃纤维纱出口总量约29.6万吨,占出口总量的47.82%,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3个百分点;玻纤制品出口总量约25.5万吨,占出口总量的41.2%,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0.71个百分点。短切纱出口量约6.9万吨,占出口总量的11.15%,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0.69个百分点。在行业产品出口总量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深加工制品出口比例不断提升,出口产品结构优化稳步推进。
   
       玻璃纤维粗纱出口量约27.4万吨,同比降低4.9%;出口金额约2.67亿元,同比降低1.13%,粗纱出口均价975.2美元/吨,同比增长37.2美元/吨;其他玻璃纤维出口量约2.17万吨,同比降低12.12%;出口金额约0.49亿元,同比降低2.55%,其他玻纤出口均价2261.8美元/吨,同比增长222.1美元/吨。玻璃纤维纱出口价格明显上涨。
   
       各类玻璃纤维织物出口量约9.39万吨,同比增长0.37%;玻璃纤维席(短切毡类)出口量约2.86万吨,同比增长6.2%;其他玻纤网垫板(针刺毡、缝编毡等)出口量约9.66万吨,同比降低5.18%;其他玻纤制品出口量约3.29万吨,同比增长1%。
   
       不断加强质量控制与研发创新,高端进口小幅回落。今年上半年,玻纤及制品进口总量达到11.91万吨,同比降低2.3%;进口金额4.33亿元,同比降低7.35%,进口均价3634.6美元/吨。近年来,国内逐步重视增强产品质量控制与研发创新,以替代进口,满足国内高端消费市场需求。
   
       尽管如此,在部分细分市场中,由于国产玻纤及制品产品档次、应用研发、技术服务等方面与国外仍存在差距,值得重视。例如今年上半年玻璃纤维薄片(薄毡类)进口量为1716吨,同比增速高达266.73%;玻璃纤维粗纱进口量为2.89万吨,同比增速高达112.14%;其他玻纤网垫板(针刺毡、缝编毡等)进口量为3679吨,同比增速为20.55%。
   
        新兴产业成纤维增强复材新增长点
   
       新兴产业带来发展机遇,产量小幅增长。今年上半年,190家规模以上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企业总产量为124.9万吨,同比增长3.68%,增幅虽小,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经提升了9.98个百分点。
   
       自2010年以来,受外部经济疲软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交通运输、电子电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石油化工等传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市场需求持续萎缩,行业产量增速逐步放缓。随着国民经济转型调整,近年来,新能源、环保、体育休闲、现代农业、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已逐步成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市场新的增长点。
   
       行业转型调整持续推进,经济效益稳步提升。今年上半年,432家规模以上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08亿元,同比增长12.2%;主营业务成本349亿元,同比增长13.36%;实现利润总额34.3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1.89个百分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行业长期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应用研发能力不足、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低、规模化市场较少等问题,需要尽快转变发展理念,明确全行业发展思路与方向,持续推进行业转型调整,逐步提升行业经济效益水平。
   
       上半年,432家规模以上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企业营业费用7亿元,同比增长11.74%;管理费用10亿元,同比增长11.44%;财务费用2.4亿元,同比增长4.85%。行业面临较大的劳动力成本及营销成本,需进一步通过挖潜改造,优化技术装备,完善营销渠道,并提升企业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水平。
   
       截至6月底,432家规模以上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企业资产总额约474亿元,负债总额约226亿元,负债率47.78%,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1.02个百分点。其中私人控股、港澳台及外商控股、国有和集体控股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5.54%、46.31%和58.16%。
   
       细分市场表现不一,应用研究意识有待增强。经过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转型调整,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逐步迈入“新常态”。在保证稳定增长速度的同时,传统产业转型调整持续推进,新兴产业逐步显现成长潜力。在此基础上,今年上半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各主要细分市场表现不一,市场结构正在逐步调整。
   
       传统产业应用需求乏力。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09.5万辆和1185.0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和1.4%,同比增幅持续回落,包括商用车在内的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销量下滑。而其他行业如船舶制造、石油化工、建筑工程等领域同样较为低迷,对于纤维复合材料产品的应用需求乏力。
   
       新兴产业需求快速增长。据中国风能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共有270个风电场项目开工吊装,新增装机5474台,装机容量为1010万千瓦,同比增长40.8%。其中,海上风电装机50台,装机容量为16.6万千瓦,风电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带动风电纱——风电复合材料——风电装备整条产业链供货紧张。此外,新能源汽车行业表现优异,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76223辆和72711辆,同比增长2.5倍和2.4倍,全年新能源汽车有望实现15万到20万辆的产销量。在其带动下,各种热塑性汽车用复合材料需求旺盛。
   
       行业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短期来看,一方面随着各传统产业转型调整的持续推进,在明确转型方向和思路后,传统产业将逐步复苏和稳定发展,带动纤维复合材料市场需求复苏和增长,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对于优惠政策依赖度较好,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大起大落,需科学预判、及时应对。
   
       长期来看,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材料应用创新是各传统产业科技创新、转型发展的重要环节。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战略性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先进代用材料,必将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应用。通过积极开展应用研究与市场拓展,纤维复合材料必将在未来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