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温材料网!
保温材料网

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总体情况

来源:中国墙材信息网 2016-04-07 阅读:1200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城乡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伴随着对土地、能源、水等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以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为抓手,妥善处理好城乡建设发展过程中的能源资源及环境问题,对于确保我国能源安全、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至关重要。


一、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总体情况


(一)建筑能耗总体特点


建筑能耗主要包括建筑供暖、空调、热水、照明及各类建筑内使用电器所消耗的能源。建筑能耗与地域气候特点、城市规划、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用能设备效率、建筑使用功能及使用人用能行为等密切相关。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从北到南跨越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及温和等多个气候区,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偏冷夏季偏热,地区经济水平及生活习惯差异明显,使我国建筑能耗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北方与南方建筑能耗差异大,北方地区以冬季采暖能耗为主,南方地区以夏季空调能耗为主;二是城市与农村建筑用能差异大,城市以煤、电、油等商品能源消耗为主,农村地区除部分使用商品能源外,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能仍大量使用;三是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能耗差异明显,居住建筑能耗与居民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二)建筑能耗总量大,增长速度快


据测算,2014年,全国建筑总商品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比例20%左右,如把终端能源在生产、运输、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损失计算在内,比例将进一步提高,是我国三大重点用能领域之一。与2000年相比,2014年建筑总能耗增长了1倍左右,并且仍将持续增长,主要原因,一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建筑面积持续快速增长,2014年我国全社会房屋竣工面积达到35.5亿平方米[1,2],建筑总量的增长致使能耗增长较快。二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建筑服务水平的提高,建筑内用能设备增加造成建筑能耗的增加。如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空调器的数量从2000年的30.8台增长到2012年的126.8台[1],增长了3倍多。三是城乡居民对建筑室内舒适度要求的提高使能耗增长较快。如长江流域过去为非采暖地区,而现在冬季采暖需求逐步增大,致使采暖能耗快速增长。四是农村地区建筑用能明显增长,比例从2001年的31%上升到2014年的超过60%[3],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地农村建筑每年每平方米采暖用煤超过30公斤[3],加上照明、炊事、家电等其他生活用能,商品能耗比例超过70%[3]。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将逐渐超过工业、交通成为用能的重点行业,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比例将超过40%。


(三)建筑节能与绿色化水平仍然偏低


建筑节能是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维护过程中,在满足规定的建筑功能要求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实现降低运行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过程。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由于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老旧建筑及80年代后建设的大量新建建筑,仍为不节能建筑。2014年全国城镇既有建筑中不节能建筑占比仍达60%左右[5]。同时,我国目前的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按照同样水平的室内舒适度计算)我国北方住宅全年供暖能耗指标,依然为发达国家的1.5~2倍,公共建筑的供冷供热全年能耗指标,我国约为发达国家的1.2~1.5倍[6]。绿色建筑发展方面,发达国家从1990年开始相继开发了适应不同国家气候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为决策者和设计者提供技术依据,对推动全球绿色建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从2008年才开始逐步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发展水平和质量仍不高,存在总量规模仍然偏少、地区发展不平衡、高性能比例小以及综合效果多数停留在设计阶段等问题,绿色建筑推进效果大打折扣。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