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温材料网!
保温材料网

建筑节能标准催生节能建材业

来源:中国保温网信息中心 2007-04-08 阅读:1826
  

盛夏热浪席卷全国,但在不少的商场、饭店等公共场所,人们往往感到寒意袭人,巨大的温差背后隐藏的是能源的巨大浪费。
    
    
       从7月1日起,新设计的公共建筑夏季室内外温差将被锁定在10℃以内。
    
       这是日前由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所明确的。在我国发布的这个首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性国家标准里还规定:公建空气调节系统室内计算参数是,一般房间冬季温度20℃,夏季25℃,而大堂、过厅冬季温度是18℃,夏季室内外温差不大于10℃。
    
       国家标准将由政府强制性执行,达不到标准就不能验收。“可以预见,商场、写字楼冬过热、夏太冷的高耗能情景今后将会大为改观,”方大A公司的技术总监于国安博士这样断言。
    
       在这标准的背后,节约经济开始显露端倪。
    
       公共建筑能耗过高
    
       目前,我国城乡既有建筑总面积约400亿平方米,这些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其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方面消耗的能量已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更约是普通居住建筑的10倍左右,是名副其实的能耗巨头。有数据显示,我国政府办公楼的能耗水平已超过8亿农民的能耗量。
    
       另一个令人心惊的事实是,据专家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能耗约是国际普遍能耗的3-4倍;建筑节能上的差距,主要不在材料、设备、施工技术上,而是在设计标准上。
       “与工业能耗降低空间不大相比,建筑能耗可以从设计源头上予以有效控制,”于国安博士做出一个专业的评价。
       据建设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城市建成民用房屋建筑面积约10亿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面积为3亿至4亿平方米。如果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意味着给未来留下更多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
    
       从此意义上说,首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不仅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在民用建筑领域全面铺开,更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一步。
    
       建筑节能空间巨大
    
       即将实施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供暖、通风、空调设备、系统的能效比,采取增进照明设备效率等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舒适参数条件下,与上世纪80年代初设计建成的公共建筑相比,全年供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的总能耗可减少50%。
    
       方大A(000055)全程参与了这部国家标准的制定。于国安博士测算,全国每年新建公共建筑3亿平方米,如果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节能50%左右,1平方米公共建筑每年节约30公斤标准煤,每年节能就达900万吨标准煤。目前,全国公共建筑面积大约为45亿平方米左右,其中采用中央空调的大型商厦、办公楼、宾馆为5亿到6亿平方米。如果按节能50%的标准进行改造,总的节能潜力约为1.35亿吨标准煤。对于能源越来越匮乏的我国而言,这一总量弥足珍贵。
    
       节约经济前景广阔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无疑会增加建筑的设计难度和建设成本,却也为节能环保型新建材、新材料提供了新空间。
    
       于国安博士表示,建筑设计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很难估算公用建筑的建设成本会因新标准而增加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建筑成本占房价的比重原本不大。与目前的房价相比,新增加的建设成本很容易被消化。他相信,小的建筑、建材企业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新标准无疑会催生出一个新型节能建材产业。据于国安博士介绍,方大这两年来一直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工作上围绕“节能、环保”作文章,开发的新型节能环保幕墙和断热窗等节能产品就得到很好的应用。但公司也体会到节能市场难以推进的一面。基于成本考虑,开发商一定会选用传统门窗,而不采用相对较为昂贵的节能环保门窗。节能产品难以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新国家标准的实施,作为一个强制性措施,必然会对节能产品市场的发展起到强制性保护作用。而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