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温材料网!
保温材料网

建筑节能自主创新技术交流研讨会

来源:中国保温网信息中心 2007-05-27 阅读:2186
  

2007年5月16号上午,由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北京市城建技术开发中心联合主办的、北京市建筑工程物质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振利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基金会协办的建筑节能自主创新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国家行政学院礼堂召开,参加会议的领导有: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陈宜明主任,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建筑节能中心副总工杨西伟,建设部科技司建筑节能与新材料处处长梁俊强,中国建设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涂逢祥会长,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行业发展处副处长郝斌,北京市科教处刘小军处长,河北省建设厅建设处叶金城处长,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高工刘幼农,市建委城建技术开发中心主任孙四海,北京振利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振利等。还有河北省建设厅、青岛墙改办、部分省市建设推广中心的领导。有三十余家房地产单位、四十余家工程建设单位、十几家监理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近百家单位6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行业发展处副处长郝斌主持。
 
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陈宜明主任首先做了讲话,着重讲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技术的生命力。技术的生命力应该是先进性、适应性和集成性这三者的统一。陈主任讲的第二个问题是研讨外墙外保温技术措施。第三个问题企业的开发技术,开发产品,一定要加强横向的研究。陈主任还称赞了北京振利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振利,认为黄总坚韧执著的精神在企业行业当中得到了认可、赞扬,以黄总带领的北京振利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具有负责任的精神,其产品技术符合发展方向,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定支持他把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发展得更好。
 
2、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涂逢祥会长就建筑节能的若干要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
 
3、北京市建委科教处刘小军处长宣布北京市地方标准《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规程》及15项北京市工法颁布实施。同时刘处长谈了谈关于企业创新的有关问题。他认为现在就建筑市场来看,我们自主创新的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在市场中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4、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杨西伟副总工重点四个内容,一、外墙保温隔热技术应用于发展;二、存在的问题;三、规范外墙保温隔热工程技术及应用;四、发展外墙保温隔热技术产品的建议。
 
5、北京振利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长友简单的解读工法合集
合集编制的背景。首先,外保温发展到今天,已经由最初的外墙内保温的形式逐步转向了外墙外保温的形式,最近几年出现了聚氨酯系统,和胶粉颗粒等等系统,外保温发现出了系统的多样化。随着外保温系统多样化的发展,我们的标准规范工法还没有完全跟得上外保温系统的发展。这是第一个编制原因。其次,北京振利公司在2000年编了内保温工法,2001年编制了外保温工法,到现在六七年的时间,有一些新的技术出现,在新的修编的过程去,把这些内容加进去或者删掉。这是编定这个工法的第二个原因。现在很多工法中很少涉及经济性的指标,在新的工法中,把涉及到定额以及材料消耗这些技术性指标加进去,目的是更有利于对施工现场成本的控制。
 
这个工法的特点先进性和适应性是它的灵魂与生命。工法的先进性体现在哪里呢?首先它的编制依据。主要是理论技术的研究。除了大家所熟悉的,128标准之外,还依据刚刚刘处长发布的标准,外保温施工技术工程,主要是符合外保温系统。涵盖是工法内所有的系统。另外一个是去年编制的协会标准CAS-126,还有北京振利公司在多年的理论研究中总结出三本外保温的著作以及我们三编主编的国家和地方的图集等等。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些工法的技术经过十多年,每年两个鉴定,都经过专家论证。至少是国内领先的。下面是一些技术鉴定评估。
 
这个工法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系统性。每一个外保温系统,在工法里不单纯是保温技术,而是结合了一整套的从最内层到最外层的系统,同时,每个工法结合技术和管理这样一个比较系统性的规范化的文件。经济转让性,工法包含了一些专利,也希望同行业人士与振利公司资源共享。共同把这个保温行业做强做大。
 
第三个部分介绍的是这个工法编制的基础,该工法依据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内容。首先这个防火安置性问题。第二个解决了风压破坏力的影响,主要是针对有空腔系统。无空腔系统是没有负空腔影响的,即使有正风压影响也是作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