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环境是基础
今天的和谐,远不是生产力落后时代的和谐,而是居住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意义上的和谐。和谐人居的硬件条件大致包括:优美的环境、优秀的设计、优良的质量、优惠的价格。如何实现上述各项硬件标准呢?建设单位的做法是,超前考虑、宏观控制、分步实施。
人居环境建设,设计是龙头。为了获得优秀的设计作品,工作人员坚持引进竞争机制,完全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设计招标。经过层层筛选和评审,由北京梁开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交的方案脱颖而出。该设计方案采用组团式结构,注重公共空间的营造,除了对居室内居住空间的合理性、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进行了周到考虑之外,还努力通过外部景观环境的塑造,为人们的沟通交流、互动往来提供了空间上的多种可能性。这种以人为本、强调宜居环境的设计理念为和谐住区的营造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无论多么优秀的设计,多么精巧的构思,都需要在施工中付诸实现。在小区的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更多地是抓住了施工过程中的细节管理。例如:在外墙外保温施工中,建设单位一是严格防止施工单位在保温材料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认真进行保温材料进场后的检验、检查;二是严格控制施工单位利用保温材料边角余料拼凑保温墙面层;三是严格防止施工单位用削磨保温材料厚度的办法来弥补外墙面不平缺陷的做法,确保保温施工质量良好。又如:在建筑物外墙门窗安装过程中,注意了外墙门窗与墙体之间的接缝处理。避免了建筑物外墙保温和保温门窗质量都很好,而由于门窗与墙体的接缝处理不好,影响建筑整体的保温效果,导致建筑保温性能大大降低的现象。
此外,室外管线的优化也是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小区供热管线长达5000多米,距离锅炉房最远处约400米。施工中建设单位首先严把材料设备选择关,坚持公开招标,择优选择知名厂家、名牌产品、售后服务和性价比最好的材料设备,力求以最低的价格选择最好的产品。二是坚持采用空军设计研究局小区供暖节能技术专利,对小区室外供暖管线进行优化设计。三是管线铺设精心操作,确保万无一失。4年来小区住宅室内温度普遍达到20℃以上,出水温度和回水温度差不超过10℃。精心施工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保证了居住舒适度,还节约了能源。
经济适用住房,顾名思义,就是既经济又适用,用通俗的话来解释是让人们既买得起,又住得起。诚然,作为政府的一项惠民和利民措施,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使城市很多低收入家庭享受到了政府的温暖。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却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影响和制约着经济适用住房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经济适用住房要想住得起,除了必须做到产权明晰、责任明确外,还要注意做好节约、节能和综合利用工作,尽可能采用节能产品、节能设施、节能设备,千方百计降低入住后的运行管理费用。
“软件”环境是关键
良好的“软件”环境包括,较好的人员素质和社区风气,安全的社区环境,有效的社区管理。
和谐社区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创造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而实现和谐社会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的因素。
任何一个社区都不可能去选择来小区居住的人员,而建设和谐社区却需要小区内每个居住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每个人都要把建立和谐社会、建立和谐社区、建立和谐家庭作为自己的责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拾金不昧、顾全大局、克己奉公的良好社区风气。
安全是和谐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和谐社区的基本标准。要保证社区的安全,除了必要的防范设施外,更主要的是培养和强化人们头脑中的安全意识。
和谐社区的建设需要全体居住人员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给予配合。科学的人性化管理将大大促进社区的和谐建设。目前,在众多的小区管理工作中,小区业主与物业公司发生摩擦和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上升为对抗性的矛盾,严重影响了社区的和谐与稳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物业公司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开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遗留的质量问题。
为了避免和减


